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ab使用方法
阅读量:705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48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1、简介

ab是apache自带的压力测试工具,ab是apachebench命令的缩写。ab非常实用,它不仅可以对apache服务器进行网站访问压力测试,也可以对或其它类型的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,比如nginx、tomcat、IIS等

2、原理

ab命令会创建多个并发访问线程,模拟多个访问者同时对某一URL地址进行访问。它的测试目标是基于URL的,因此,它既可以用来测试apache的负载压力,也可以测试nginx、lighthttp、tomcat、IIS等其它Web服务器的压力
ab命令对发出负载的计算机要求很低,它既不会占用很高CPU,也不会占用很多内存。但却会给目标服务器造成巨大的负载,其原理类似CC***。自己测试使用也需要注意,否则一次上太多的负载。可能造成目标服务器资源耗完,严重时甚至导致死机

3、环境

4、安装

4.1、安装
yum -y install httpd-tools

4.2、验证

which ab
ab -V

5、参数说明

6、性能指标

6.1、吞吐率(Requests per second)
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的量化描述,单位是reqs/s,指的是在某个并发用户数下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。某个并发用户数下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最大请求数,称之为最大吞吐率
备注:吞吐率是基于并发用户数的。这句话代表了两个含义:
吞吐率和并发用户数相关
不同的并发用户数下,吞吐率一般是不同的
计算公式:总请求数/处理完成这些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,即Request per second=Complete requests/Time taken for tests,必须要说明的是,这个数值表示当前机器的整体性能,值越大越好。

6.2、并发连接数(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)

并发连接数指的是某个时刻服务器所接受的请求数目,简单的讲,就是一个会话

6.3、并发用户数(Concurrency Level)

要注意区分这个概念和并发连接数之间的区别,一个用户可能同时会产生多个会话,也即连接数。在HTTP/1.1下,IE7支持两个并发连接,IE8支持6个并发连接,FireFox3支持4个并发连接,所以相应的,我们的并发用户数就得除以这个基数

6.4、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(Time per request)

计算公式:处理完成所有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/(总请求数/并发用户数),即:Time per request=Time taken for tests/(Complete requests/Concurrency Level)

6.5、服务器平均请求等待时间(Time per request: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)

计算公式:处理完成所有请求数所花费的时间/总请求数,即:Time taken for/testsComplete requests,可以看到,它是吞吐率的倒数。同时,它也等于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/并发用户数,即Time per request/Concurrency Level

7、使用

ab -c 10 -n 100
备注:-c10表示并发用户数为10
-n100表示请求总数为100
这行表示同时处理100个请求并运行10次index.php文件。

apache测试出的吞吐率为:Requests per second: 6221.23

备注:

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zzzhao/2095334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opcache分享
查看>>
java和python代码行的差异
查看>>
view的阴影效果shadowColor
查看>>
MySQL基础知识之增删改查
查看>>
Cant's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'tmpmysql.sock'
查看>>
法线贴图的一些总结
查看>>
mysql常用命令总结
查看>>
navicat连接oracle时发现 ORA-12737 set CHS16GBK
查看>>
C# Azure-让http自动跳转到https链接
查看>>
寻找符合条件的整数
查看>>
一:依使初衷
查看>>
Linux设备驱动之USB
查看>>
Active Desktop--桌面字体背景被修改
查看>>
网页中自动获取访问用户所在城市的接口插件
查看>>
BOM:文档对象模型 --树模型
查看>>
python数据类型转换
查看>>
将mongodb设置为windows服务
查看>>
WAP端 经验记录2
查看>>
【转载】robocopy的用法
查看>>
基于语义约束与 Graph Cuts 的稠密三维场景 重建
查看>>